双元制资讯

德国人的职业教育意识从小学养成

发布日期:2021-07-30 16:19:28浏览量:798

如果在孩子小学四年级被老师建议“不要读大学了还是去读职校吧”,可能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无法接受。但是德国家长却能淡定面对而且毫不在乎,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德国孩子进入大学学习比例并不高,而要理解这个,得要认识一下德国最具特色的分流教育体系。

德国小学为四年,四年后学生们会分流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

德国人的职业教育意识从小学养成 (http://www.aery-syz.com/) 行业资讯 第1张

第一类,基础职业中学

也称主体中学,学制5年,即5~9年级。学生毕业后接受职业培训,在德国没有经过职业培训是不能上岗工作的。

职业教育可以说是建造德国高精工业的基础,为德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训练有素和专业技能精良的职业人员。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方向众多,专业细致,从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就业完全网,他们的需求量往往高过一个研究人员。

第二类 实用专科中学

在《汉堡协议》统一名称前,常被称为"中间学校",即处于职业中学和文理中学中间的学校。其功能也正在于中间性的桥梁作用,学生可进可退。它向学生展示了双重的前景,一方面毕业后可以接受职业教育,进入比主体中学毕业生归宿更好的专业学校和专业学院,另一方面成绩很好可以转入文理中学,进入大学学习。

与文理中学的差异是,专科中学的课程安排偏重对实用学科和技术,而不是对学术研究和抽象思维。例如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但研究性质比较弱的会计、行政、甚至软件编程会进入这一序列。实用中学学制6年,即5~10年级,比基础职业中学多一年,可以让基础职业中学的孩子也有机会转入实科中学,获取这里的毕业文凭。

第三类 文理中学

其学制9年,5~10年级是中学,11~13年级是高级中学。中学生读完10年级后进行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进入文科中学高年级就读(11~13年级),10年级考试合格获得的这一资格相当于中等教育毕业资格,不合格者转入其他类型学校学习。11-13年级的学习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其必修课程均在各分成基础课程及专长课程两大类。

我们中考分流把普高和职高完全割裂,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但德国不是,他们在课程设置和身份转换上更为灵活,即使是主体中学的学生,依然有10%左右的比例最后获得大学的入学资格。上升通道依然存在。

为什么可以淡定面对分流?

德国人的职业教育意识从小学养成 (http://www.aery-syz.com/) 行业资讯 第2张

德国没有职业歧视

个人的学习成绩,学历乃至于职业选择,和社会地位的关联度并不是很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在对学历的追求,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多是按照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蓝领的收入不低,上升渠道通畅;德国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也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德国的蓝领收入并不低,甚至和同级别的白领极为接近。

德国对高级技术人才极为重视,对技术人才有一个非常规范的培训体系,也有非常健全的升迁机制,优质的技术人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发展。

就业渠道极为稳定

德国和我们有所不同,虽然同为制造业大国,但德国的工业体系显然比我们更为发达,在尖端工业体系上也要强于我国。这就造成了德国对各个层次的技工人才都有相当的需求。也就是技工人才的就业情况相当理想,绝大部分人只要努力,并不担心就业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