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资讯

“北大很好,但不适合我……” 他从北大退学后转读技校,最终拿到北京户口和教职!

发布日期:2021-05-18 11:32:25浏览量:833

导读:10年前,他从北大生科院退学,次年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做一名技校学生。10年后,他作为高技能人才被引进北京,成功拿到北京户口和教职。他的背后,是学不下去退而求其次结果“条条大路通罗马”还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必然?

“北大很好,但不适合我……” 他从北大退学后转读技校,最终拿到北京户口和教职! (http://www.aery-syz.com/) 企业新闻 第1张

北大退学转入技校

成功拿到北京户口与教职引热议
近日,一则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毕业生周浩在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活动上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发言的主人公周浩,是来自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但在他身上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曾是北大的学生,从北大退学后,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结果这么多年过去,这个曾在外人眼里“脑袋坏掉了”才做出来的举动并没有让他泯灭自己的光芒,在另一条赛道上,他还是成功的到达了终点。
他的发言部分节选是这样的:

我是周浩,是来自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

2012年,我怀揣着对数控加工专业的浓厚兴趣和憧憬,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从北京大学退出,转学到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在导师的带领下,我钻研理论,拆装机床,抱着不实现目标不罢休的信念,完成了两年技师班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实现了技能水平的飞速提升和全面的成长。在 2014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项目中,我获得了高技组第一名。从数 控技能零基础的学生成长为全国冠军,我终于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实现了我的技能成才梦。不忘 初心,坚定信念,成就了今天的我。

现在,我已留校成为一名光荣的技工院校教师,并在北京市化学工业集团、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下,作为高技能人才被引进北京。我的经历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印证了一个道理:只要坚 定目标,锲而不舍,梦想就有可能实现!

未来,我立志成为数控装调领域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工院校这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沃土上,探索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模式!作为青年技能人才的代表,我将勇担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指导帮助更多有兴趣、有志向的青 年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让我们青年技能人才携起手来,践行和传承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弃北大读技校 自定别样人生

“北大很好,但不适合我……” 他从北大退学后转读技校,最终拿到北京户口和教职! (http://www.aery-syz.com/) 企业新闻 第2张

在2008年高考中,周浩考取了660多分的高分,是青海省的理科前5名,并被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录取,是一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周浩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特别是对于机械、电器有着十足的兴趣,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他的第一志愿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为那里有很多动手实践的课程。但是当他的成绩出来后,他的父母与老师都觉得他应该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所以拧着他去北京大学,拗不过家长的意愿,他无奈选择听从父母安排。

虽然选择的大学与专业不是他自己中意的,但他仍然含着极大的热情与憧憬,认真努力的学习。可是无论他如何逼迫自己,却始终对生命科学系提不起多大的兴趣,而且北大的学习更多是倾向于理论与分析,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课,繁重的课程让他感觉非常难受。他也曾想过转到工科院,可最终却无奈地发现,这根本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所以在大二那年他破釜沉舟,决定休学一年。

利用这段时间,周浩去了深圳参加工作,做过工厂的流水线工人,也当过接线员,这个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与压力,没有一技之长根本无法在社会立足。于是他又回到了校园,然而周浩却比以前更加不适应,已完全无法融入北大的学习当中,在旁听、转院、逃避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周浩选择向父母“摊牌”,述说自己在北大的痛苦,最终成功说服了他们,选择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得知竟然有北大的学生要转入到自己的学校时,所有人都震惊了!学校为他配备了最好的教师,并允许他直接进入技师班,而他在找到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后,果然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2014年时,周浩还成功从8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六届数控技能大赛冠军。

从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毕业后,周浩被留校任教,并根据政策获得了北京户口!成了一名广受学生欢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老师。在2018年的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青年教师周浩榜上有名,斩获机械类一等奖!

“北大很好,但不适合我……” 他从北大退学后转读技校,最终拿到北京户口和教职! (http://www.aery-syz.com/) 企业新闻 第3张

条条大路通罗马or是金子总会发光?跟从内心的选择才是值得推崇的周浩的事迹引起了大家极大的讨论。有人认为这说明条条大路通罗马,毕竟很多研究生之所以选择读研这条路,也是冲着想有教职或者在北京立足。更有甚者开始了“高学历无用论”。现在读书内卷化严重,水货研究生越来越多,含金量大大下降,研究生的竞争力还真不如技师高,连北大都留不住人,更别说别的学校了。
小编不太认同这个观点,周浩其实向我们展示的,更像是并非每个优秀的学生都适合或者说都喜欢传统的学历教育,不合适不要死撑,换条赛道也一样能抵达终点。
而且,周浩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源于他本身就是块金子。在媒体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周浩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之后,没有从最基础学起,而是直接进入了技师班,和成熟的技工一起学习。刚开始有些吃力,但是几个月后,他就开始让同班同学望尘莫及了。“别人做完一个工作日志需要两三个月,而周浩只需要一个星期,这就是差距”。

周浩的动手能力很强,经常用巧克力、木板等材料制作坦克、汽车模型,在他的微信里有很多的作品,看上去十分精巧。他也经常对实验室的小型机床进行改造,加快工作效率。周浩的英语水平和理论水平都很高。为了了解到国外最新的数控科技成果,他翻墙去浏览德国、瑞士的网站,对前沿的科技成果几乎了如指掌。
任何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更应该从周浩这里学到的,反而是受教育者应该学会自由、多元的选择。而不是把自己纳入一个成才通道、一个成才模式。在自由选择中,没有所谓的另类选择,也没有伟大的选择,有的只是符合自己内心需要、个性兴趣的选择。
如果学习实在让你感到焦虑,退而求其次选择另一条赛道,说不定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这一方面体现在学习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毕业之后的职业选择里。
就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硕博士到中学教书,如果你对自己有清晰的人生规划或者自我建构。那么或许,做一些“出格”的选择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你感觉到科研很吃力,也不用觉得是自己不好,可能你们只是不合适而已。

就像周浩在一篇采访中说到的那样:

“你觉得北大好不好?”“怎么问这种问题?北大很好,只是不适合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