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一定都有这种孩子。成绩并不出类拔萃,年轻的脸庞上有对知识的渴望,但是紧锁的眉头又分明清楚呈现出他的顾虑。他神情低落的说到:“以我的成绩,可能很难考上一个好学校,但是家里实在是支持不了高昂的复读费用或者私立学校的花销。我很想读书,但是我很怕花钱,我甚至想早日工作,但是却没有合适的渠道,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根本就不会有好的企业选择我,所以我看不到未来!”
双元制的德语叫作“Duales System”,直译是双重系统。也就是说其实它是职业教育+职业实践并行的一种方案。首先要说的是,在德国对于社会贡献的评判标准跟国内大相径庭。在国内,人们都希望进入大厂成为996的一员,或者在考公大军中一年年等待。而德国人认为所有人都具备属于自己价值和适合自己的位置,哪怕你的工作仅仅是在公司里拧螺丝钉,拥有这个的技术的你同样让人觉得敬佩。所以在德国,初中甚至小学阶段的孩子,都会建立自己的梦想,无论是成为议员还是成为普通的技术人员,都会得到父母的支持。升入高中之后,他们可以选择实科类(比如商贸类)或者职业类的高中,同时,在企业中实习。在这个过程中,邀请他们实习的企业就会支付他们实习薪水或者承担部分食宿费用,甚至绝大部分进入双元制培养体系的企业。在培训结束后都会雇佣他们自己培养的实习生。可以说,双元制是一种能让一般家庭的孩子顺利学到技能、获得文凭,不必承担经济负担,甚至能实现快速就业的一个通道。
由此看出,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模式能像德国双元制这样,被我国政府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反复提到。这也足以说明,中国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高度认可。中国正在打造自己的“双元制。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针对“校中校”独立学院(没有社会合作方,仅由高校举办)提出“可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独立学院与高等职业院校合并后,将组建为职业技术大学。虽然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但是层次上属于本科教育,学生毕业后其实是拿本科学历的。希望借此消除民间对职业学校的偏见,让技能型人才变得跟德国的技工一样,有着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美誉度。
然而在德国运转了几十年且颇有成效的双元制体系,似乎在国内却有过一段水土不服的时刻。原因在于很多人对双元制存在误解。a.双元制是否只针对职业高中?并不是,双元制目前只限定了参加者的年龄(因为毕竟培养的是企业的未来),并未对学历作出限制,而且相反的是,有更高学历的人会更加受到欢迎。过去几年来,双元制项目在职业类高中中推广更加顺利,是因为职业高中的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们会觉得在国内也是学一门技术,出国会更有空间,而且绝大多数的双元制项目,可以让参与者在毕业后完成就业,也会给参与者颁发证明自己能力或者技术的证书。b.双元制项目归来的学生在国内好就业吗?
还是很灵活的。在我们的调研中,很多企业都乐于接受参与过双元制项目的学生。在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海投简历的时候,可能这些学生已经明确收到了企业伸过来的橄榄枝。
c.双元制项目的学历是否止步于此?很多人会害怕,进入双元制培训毕业即就业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存在着一个隐患,如果不满足于当前的能力,会不会无法进一步提升。其实这种想法非常狭隘,德国本就是一个倡导终身制学习的国家,对于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很多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甚至大学(Uni)都乐于给一个机会。而如果读了FH或者Uni之后,想要继续往前走,仍然可以继续读研。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不是项目本身。而国内,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今后会建立一大批职业技能类大学,甚至一些名校和名企也在积极合作,创造一个对拥有技能的专门性人才更尊重的环境。
自七月来,国字号的“双减”政策改变了教育培训行业的整个风向。如若认真解读该政策,你就不难发现,国家开始慢慢引导,人们对学历教育以外的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深度思考。其实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在网红的时代、信息的时代、流量的时代,所有的变现行为都会变得迅速却也危险,一批企业倒下去而又有一批起来,就像摔打在礁石上的海浪,前赴后继生生不息。但是却只有默默耕耘的人,才能凭借着自己深厚的底蕴,静水流深稳步成长。德国艾瑞集团于2005年创立于德国亚琛,青岛艾瑞双元职业教育成立于2019年,其核心业务就是为了推动德国双元制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引入。我们拥有丰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及课程资源,与国内50多所职业院校建立了多层次合作关系,与德国手工协会等多家行业协会及上百家知名德企达成战略合作。为学生打造理实一体化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中德两国间的教育交流量已达20000人次。职业类的赋能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学生们一方面在学业上继续精进,另一方面能进入企业实习。在德系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们的思想也比较成熟和辩证,很适合企业的发展。而且功利上说,企业在他们身上投入的培养成本也相对比较低。毕竟他们是可以直接跟企业内工程师和设计师思想同频地沟通,并且迅速实操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世界上将会传播开来,同时受到它的影响,各国都会对这一部分越来越重视,其中便包括中国。